麻豆做爱

“稳”中有“进”晋江经济“半年报”亮点纷呈
时间:2025-07-31 09:51 浏览量:

      今年来,晋江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持续深化拓展“1+6”专项行动,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01.39亿元,同比增长6.5%,呈现出“生产稳、需求优、质效升”的显著特征。

      一、供给侧:三次产业协同发展共筑“稳”的根基

      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49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较去年全年提升5.0个百分点。特色产业增长明显。胡萝卜种植面积达3.12万亩、增长11.0%,产量5.33万吨、增长20.8%,实现面积与产量双增长,带动种植业产值完成2.44亿元、增长5.4%。海洋渔业提质增效。远洋捕捞产量1.05万吨、增长51.2%,带动渔业产值完成10.04亿元、增长9.3%,对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87.9%。

      工业“压舱石”作用凸显。上半年,全市工业增加值921.50亿元,同比增长7.4%,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8.8%,拉动全市GDP增长4.5个百分点。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0%,持续呈现较快增长态势。主导产业大盘稳固,34个大类行业中,23个实现增加值正增长,增长面67.6%,较一季度提升2.9个百分点;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8.9%,对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量贡献率达75.9%;三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3%,其中,医疗健康产业增长23.3%、智能装备产业增长13.2%,成为拉动产业升级的新引擎。龙头企业支撑有力。全面开展重点工业企业倍增行动,上半年产值超亿元企业达912家,同比增加85家,带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个百分点,其中,产值超5亿元企业119家,同比增加16家。108家企业入选2025年泉州市级工业龙头企业名单,新增上市公司1家。创新转型步伐加快。上半年新增培育5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6家省级绿色工厂、6家省级绿色供应链企业,13个项目入选2025年先进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累计培育22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1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级绿色制造企业(园区)32家次、省级绿色制造企业(园区)69家次,获评89个省级及以上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全市认定登记技术合同98项,成交金额5.2亿元,增长416.6%。园区标准化转段提速。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化2.0版本建设,上半年全市209个园区标准化项目新建成产业空间超200万平米,签约企业247家,投产企业155家,纳统企业95家,入园企业实现产值超270亿元。

      商贸服务业质效更优。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637.75亿元,同比增长5.1%,比一季度加快1.3个百分点。批发零售业快速增长。批发零售业增加值266.86亿元、增长9.2%,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41.8%,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75.4%。限上销售额增长18.4%,其中,鞋服纺织类、金属材料类(钢材)、化工材料及制品类销售额分别增长23.6%、19.3%、10.6%,拉动限上销售额增长13.9个百分点。新型服务业加快培育。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23.0%,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8.2%,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3.4%。会展经济持续火热。建博会、鞋体博会、食交会三大展会火爆出圈,意向交易额再创新高,分别比增12.9%、15.8%、8.2%,共吸引海内外客商超40万人。

      二、需求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释放“优”的潜能

      居民消费提质升级。上半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84.28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240.93亿元,同比增长11.9%。以旧换新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全市限上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59.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70.3%。基本生活类商品增势迅猛。在山姆会员店等龙头企业带动下,全市限上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大幅增长80.9%,饮料类零售额增长57.4%,日用品类零售额增长37.0%。文旅经济持续升温。在演唱会、文体旅消费季等系列活动的带动下,上半年共接待国内游客820.8万人次、增长14.2%,旅游花费115亿元、增长14.1%,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9.6%,首次跻身“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50强。

      投资结构稳步优化。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7%,比一季度提升1.7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加快增长。策划实施482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推动上半年技改投资增长34.2%,带动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6.5%,增速比一季度提升19.7个百分点。建安投资提速释放。上半年全市建安投资同比增长11.8%,占全市投资比重达69.9%,对全市投资的贡献率达83.1%。新增项目投资接续有力。新增项目(不含房地产)520个,同比增长67.2%,计划总投资增长64.9%,完成投资增长49.0%,不断筑牢发展支撑。

      外贸出口企稳回升。成立晋品出海指挥部,建设全球鞋服纺织供应链中心,搭建50家海外仓、100个海外商协会等平台载体,举办泉州(晋江)内外贸高质量发展场景创新大会、“晋江-南非”产业对接会等,加快推动内外贸融合发展。上半年,出口有望实现扭负转正,二季度增幅预计较一季度回升13.3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出口增长23.5%。从企业性质看,民营企业外贸主力军作用凸显,出口增长2.4%,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83.3%。从贸易模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8%,保税物流进出口增长140%。从出口国别看,对东盟进出口增长2.4%,拉动外贸提升0.8个百分点,其中对越南、马来西亚进出口额均达两位数增长。

      三、质效面:高质量发展助力实现“升”的突破

      民营经济韧性更强。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1%,比全市平均高出2.1个百分点;限上商贸业民营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18.3%,在稳市场、保供应、促消费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民间投资占全市比重74.6%,同比增长13.5%,增长贡献率达100.2%,成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

      企业效益平稳向好。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138.47亿元、增长8.5%。其中,鞋服产业利润总额79.14亿元、增长9.0%,占全市比重57.2%;智能装备制造业利润总额8.20亿元、增长22.7%,展现出高成长性。

      财政民生保障有力。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4%,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增长2.0%。在支出端,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11.1%,教育、卫生健康、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分别增长5.5%、12.9%、8.0%,财政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导向更加凸显。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02元、增长5.6%,收入水平稳步提升。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749元、增长5.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67元、增长5.9%,城乡居民收入比值1.97,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