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州大学设立晋江校区以来,紧密对接晋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目前已经连续举办5届“产教融合日”暨“晋江平台开放日”活动,让福州大学科研成果扎根晋江产业土壤,让人才培养对接当地市场需求,实现成果共享、需求对接、合作共赢。
7月18日,2025年度福州大学晋江校区“产教融合日”暨“晋江平台开放日”活动如期举行,现场通过科研平台推介、企业技术需求发布、科技成果路演等,一批企业与福州大学现场签约合作,安踏便是其中一家。
安踏集团科研创新部总监 杨建祥博士:跟福州大学的这个合作,我们是基于福州大学在高性能材料以及智能化装备这些学科的独特优势。安踏一直持续在布局我们的前瞻科技和基础科技,我们很希望说把高性能的这些材料,和我们在数字化、在智能化上面的一些先进技术,应用到我们的商品里面来,打造安踏的极致好商品。
同样,兴翼机械也与福州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据了解,这已是双方的第二次合作,去年双方合作建立的地坪研磨设备数字化研发平台,提升了企业的研发效率,今年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
福建兴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邱新权:现在新的合作,主要是我们智能研磨装备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一些应用,我们也是想充分地跟福州大学进行这种优势互补,让我们福州大学这种科研优势,能够与我们这种企业在市场敏锐度方面的深度合作、优势互补,加速人工智能在我们智能装备上面的一个落地应用。
家门口的产学研对接极大地方便了校企双方的互动,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导师团队将定期与企业技术团队进行交流,确保研究成果精准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推动新技术在智能装备中的快速落地。
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教师 汪建:校企合作也是设立我们晋江校区的一个初衷,那么我们跟企业的交流就是更加紧密。我们高校好多做的研究,我们需要去落实,去实际地应用,才能把我们的成果转化成对社会或者是对企业有实际价值。
据了解,今年福州大学6个科研团队带来前沿科技成果进行现场推介,涵盖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科技成果还有台湾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的合作项目,充分发挥福州大学晋江校区作为福建省闽台科技合作基地的优势。
福州大学晋江校区管委会副主任 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与海洋学院院长 林瑞全:这个产教融合日与晋江平台开放日,实际上就是为了促成企业了解我们高校的科研情况,同时我们也了解企业的技术需求,从而达成校企的融合,校地的融合,这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据介绍,福州大学晋江校区现已入驻各类科研平台13个、公共服务平台1个,近年来先后承担纵向和横向科研项目近150项,相关科研成果荣获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为了加强与产业协同创新,福州大学晋江校区已经连续举办5届“产教融合日暨平台开发日”活动,与安踏、向兴、兴翼机械等一批晋江企业达成合作。因此,学校将每年的7月18日定为产教融合日和平台开放日。
福州大学晋江校区管委会副主任 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与海洋学院院长 林瑞全:7月18日做一个常态化下来,每年要举办这么一个活动,进行供需成果的对接。第二个,就是我们在晋江校区建一个永不落幕的成果展示馆,这个成果是常态化跟动态化结合,常态化就是说它永不落幕,那动态就是说成果是实时更新的,大家除了这个7·18过来对接,平常都可以过来对接。真正为企业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为晋江的产业服务。
福州大学晋江校区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做法,只是晋江各大科研平台服务产业的一个缩影。目前,晋江已引进13家高水平科研平台,实现主导产业科研平台全覆盖。
晋江市科技局副局长 张晨亮:平台开放日的活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实现全国的这些高校、院所,这些平台科研技术能够在晋江实现一个落地与转化,主要是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一个深度融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